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近年来,在学术界有的高校披露出学术造假的丑闻,其中涉及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在演艺界近期频繁曝光的偷税漏税、阴阳合同等,这些都给我们的诚信品质敲响了警钟。
“诚”字首见于《尚书》,但作为实词使用,却最早见于《左传》:“明允笃诚”,疏云:“诚者,实也。”又见于《易·文言》:“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疏云:“诚谓诚实”。“诚”具备四个层面上的含义:首先,指言谈符合实际,言语真实不欺;其次,与“伪”相对,即指真实;第三,诚者成也,成就、完成之意;最后,恭敬、审慎的态度,如《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古往今来,先贤都很重视人的内在品格——诚,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李大钊认为“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邓小平也朴实地指出“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概括的凝练,其中诚信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个人精神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从古至今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涉及个人的操守、行业的自律,乃至社会的风尚和国家的气度,它强调的是君子立言,一诺千金;君子处事,诚信为本。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之一,诚实守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累积下不可胜数的优良道德品质,诚信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颗明珠。以诚实守信为荣,这不仅仅中华民族每个公民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国家得以繁衍生息、欣欣向荣的强大精神支柱。君子立言,一诺千金;君子处事,诚信为本。将诚信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